第一先说穗数。
①去年由于小麦播种期遇雨,将播期分成了相隔数天的两期。第一期都是在10月6号之前播种的,这个时期相对来说较早。这个时期播种的小麦播后降雨,出苗都很好,冬前积温适合、群体适合。但由于冬季较冷,这一期越冬性一般或偏弱的冻害严重,春季群体有所回落。第二期,很多都是10月15号以后播种的,这个时期按理来说,不算太晚,但由于去年冬天来得早,冬前积温略显不足,造成了这一期播种的小麦春季群体感觉偏低。总之,两个播期的小麦在记载小麦越冬情况时总体给人感觉是群体较为适合的不多。同样情况,相对来说,那些偏晚的品种或类型越冬性会好一些、群体会稍大一些。
②小麦从返青到高温来袭这段时间,小麦还没来得及好好长呢,高温一催,就着急忙慌的进入了拔节期。拔节期是小麦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并进的时期,此时期的幼穗发育和长根、长叶+叶鞘+节间、分蘖等都同时进行,对营养的需求强烈。但今年此时的小麦前期营养没有太多的积累,本来指望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小麦自己能够“加班加点”的弥补一下“两极分化”期营养物质的不足呢!但老天没给小麦这个机会,于是本该成穗的分蘖就被“分化”成了“退化”分蘖而不能成穗,使得单位面积内的穗数降低。
③气温一再过高,使得小麦生长环境恶化加剧,影响了小麦此时的正常生长,较早品种或类型对环境条件更加敏感,会加速这种类型“两极分化”进程,穗子减少。
这种情形下,那些对温度反应比较迟钝的、不较早进入拔节和幼穗分化期的、和分蘖“两极分化”慢的品种或类型就有便宜可占了,这些就是我们说的抽穗较晚类型。